翁晓冬,男,中共党员,现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1994年进入浙江工业大学财务管理。在校期间,多次获校一等奖学金,大三大四任系分团委副书记。1998年毕业后,在会计事务所实习,第二年,一次性通过CPA的五门考试,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之后在杭州财政局下的事业单位做助手。2001年,与朋友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的进出口企业,此后,在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从事有关审计、会计、税务等各项事务。曾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取了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上市公司的审计,评估,咨询工作。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现EMBA在读。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资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师恩难忘
大学时期,给翁晓冬先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教会计英语的鲁爱民老师。当时,在大三大四才真正开始接触专业,这个集英语和专业于一体的课程深深地吸引了他,尤其是鲁老师——严格,富有责任心。他认为,严格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这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
他还记得班主任姚钟炎,擅长法律,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导师吕晓青,风趣,平易近人,在他人生的关键时期给了他极大的指引和帮助。毕业后,翁晓冬先生在吕老师的推荐下,进入杭州的一家事务所实习。会计事务所的实习是相当辛苦的,正是这辛苦的两年让他积累了很多专业经验,为此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现在,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都还有与老师们保持着密切联系。另外,最近吉利公司正同陈惠芳院长洽谈一个合作项目。
作为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这是他的骄傲,也是工大的骄傲。
机会给予有准备的人
吉利公司也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培养汽车工程的优秀人才,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语文和专业知识能力,即“3+1”教学模式,而对于大学教育,翁晓冬先生也有自己的意见:英语,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如果不懂英语那么在信息接收上就将落后他人,这对自己,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计算机最大的优点是上网,有了它,完全可以在网上授课,学习,这种远程式教育虽然还没有在大学普及,但他认为这已经是一种趋势,在未来的几年内一定会实现;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是对某一知识的深入把握与研究,它需要结合前面的三种基本技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积极地投入到社会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他坦言,“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好准备,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它。毕业后的三年是翁晓冬先生最艰难的时刻,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几百元,只够自己一个月的花费。如今,他接触的许多是上市公司的总裁、董事,交往的是高层次的人物,工作的报酬也远远超过了当时比他高的同学。同时,他也感言社会节奏之快,工作压力之大,如果不想被击垮,就要有一个好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时,为了加强锻炼,翁晓冬先生会去游泳馆游泳,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此外,他也不忘学习,每个月都坚持看完至少一本书和一本杂志,为自己充电,为将来的机遇做好准备。
畅谈吉利
吉利的创办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神话。
福特汽车从1900年开始直到1929年才让汽车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而五六年前,在中国,夏利,桑塔纳等车要价二三十万时,吉利却让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进入了老百姓。
自1986年11月现吉利集团董事长开始吉利创业的历程。2001年11月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之间,吉利不断地创新,开发研制吉利的自主产品,赢得海内外的好评。它是中国的自主创新的典范企业。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吉利人才济济,有院士四名,外国专家十多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数百名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翁晓冬先生,作为董事长助理,他说,没有谁驾驭谁,董事会是一个从宏观上把握企业方向的集体,考虑的是企业的战略,去整合公司的各个部门,而那些研究性的人才,真正地默默地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他谦虚地称:“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的部门。”